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十分关键也是一个深远的话题。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在内的举措,最终将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全球金融体系意义重大。

2017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转折之年,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停滞之后,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统计,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在2017年的第一季度曾降至9942亿元,为5年来的最低点,但第四季度已回升至11300亿元;在香港的市场中同样从7年的新低点重新回升。SWIFT发布的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排名,也从最低时的第七名回到了第五名。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历程事件

人民币国际化从贸易到投资,从金融市场交易到资本市场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货币国际化一般会经历从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到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渐进式演变过程。

2008年12月,人民银行与韩国央行决定签署1800亿元/38万亿韩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期限3年,用于支持中韩间的贸易往来。这是人民银行与其他中央银行/货币当局签署的第一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该协议已续签两次,规模也扩大至3600亿元/64万亿韩元。截止到2016年末,中国与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等36个国家/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超过3万亿元。(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网站)

此外,在今年的5月8日,正在访问日本的李总理在日本媒体署名透露,中方同日方商签本币互换协议,并宣布给与日方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额度。据了解,本次中日互换协议规模约3万亿日元(约1741亿元人民币)。这一规模低于中英两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

所谓货币互换协议是两国央行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内,以某种汇率可以换取一定数量的两国货币,设置这种机制的目的是,向两个基本面和运行情况良好的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并推动双边贸易发展;在发生突发危机时,两国央行可及时进行干预,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与港澳、东盟地区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规避汇率风险、改善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关系的重要举措。从贸易结算起步,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2016年,跨境货物人民币结算量4.12万亿元,占货物进出口额(24.33万亿元)17%;跨境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量1.11亿元,占服务进出口额(5.25亿元)的21%。(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网站)

此外,沪港通、深港通、中港基金互认等也是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资产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Lowe表示,从澳大利亚自身的经验来看,澳元国际化在过去三十年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了澳洲经济的发展之路。实施浮动汇率,撤销资本管制,是澳元国际化的两大前提,效果积极明显。他认为,澳元国际化过程中注重开放金融体系,由市场力量发挥核心作用。目前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但是市场开发方面还面临挑战,重要的一点是资本账户日益开放带来的资本流动,由此形成的市场波动如何应对。

应对这一变化,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014年年中巅峰时的4万亿美元缩减至目前的3万亿美元,效果是中国央行持有的境外资产减少,中国实业和个人持有的境外资产增多。这是一种积极及符合预期的转变。迄今为止,中国通过有效的调控避免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时期,政府既不想让汇率波动,又不消耗外汇储备,便会收紧外汇的管理。比如说在2016年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破7,外汇储备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这时,为了保汇率和保储备,政府动用了政策手段来进一步收紧跨境资本的流动空间,包括跨境人民币结算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成为国际化货币,需要开放本国的资本账户,允许国内公民买卖境外资产,也允许非本国公民买卖本国资产。由这些交易产生的资本流动会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市场,并促进对冲市场发展,而这又将鼓励更多贸易,一个良性循环就此产生。

几乎所有的发展机会都会触发内外部、尤其是与中国法规的相互依赖性顾虑。然而,总有一些企业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强化它们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业务。

关注AugsFX微信公众号
及时获取专家金融分析、资讯
每周一更新